人物專訪 | 演出製作的幕後功臣:專訪製作經理沈敏琪 Sam
- 6月19日
- 讀畢需時 7 分鐘
已更新:6月27日
受訪者: 沈敏琪(Sam/龜)
訪問: 吸點藝術
撰稿:高雅子
校對:楊睿珂

吸點:你如何看待這個行業?
龜:我承認自己所在領域的工作條件較差,但我並不認為是一種在向人"討飯吃"的心態,因為在澳門,只要願意努力工作,就能維持生計。勤奮工作能夠多勞多得,只是你想要的生活質量到哪裡去而已。達到舒適的生活同時獲得良好收入可能具有挑戰性。我意識到,專業角色如醫生或律師,儘管看似相對輕鬆,但實際上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。因為我在努力中,使得在舞台及幕後的工作能夠生存,可以在不用轉行的情況下繼續發展。
吸點:舞台管理或舞台監督的職責是什麼?
龜:在舞台演出中,有許多不同的部門,每個部門都有其專業。要使整個過程從設計到創作,再到排練和整合,最終呈現在舞台上,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階段。舞台監督(SM, Stage manager)正是這個階段的關鍵角色,他們負責陪伴各部門,協調工作,確保整個過程有序且高效地進行。SM 有點像其他行業的項目經理。
在澳門,這個表演藝術行業相對較小,機會也不多,因此我們常常需要兼顧多項任務。在其他地方,這些工作通常會由不同的組別人員分擔,但在澳門,一般都是同一組人來完成所有任務。當製作規模較大時,會有一位製作經理(PM, Production manager)和舞台監督共同管理。製作經理的存在通常取決於製作的複雜程度和需要管理的人數。在大型製作中,通常會有多位製作經理來分擔工作;而在較小的項目中,例如劇場演出,通常只有一位舞台監督,同時兼任製作經理的角色。
吸點:大型活動/項目有哪些例子?
龜:例如大巡遊,這類活動中,通常會有超過一千名表演者同時在表演。而我們的製作團隊,即大家所稱的工作人員,數量接近四到五百人。在一般情況下,我們通常以參與者和公眾的數量來衡量一個活動的規模。當這兩者的比例擴大時,實際上也代表著觀眾的數量正在增加,隨之而來的整個活動的覆蓋範圍也會相應擴大。因此,我們通常以這兩個標準來界定大型活動。
當然,我也參與過一些屬於大規模的活動,但觀眾人數卻相對較少。這些活動往往是官方的文藝晚會,由於其官方性質,規格非常高,但觀眾人數卻不多。由於工作人員和舞台製作是龐大,我將這樣的活動也稱為大型活動。
此情況下,我們也可根據後台工作人員的數量和舞台的規模(大小和尺寸)來進行判定的。

吸點:成為SM需要具備哪些條件?
龜:我認為在舞台監督工作需要對許多事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,因為我們需要與不同專業的人進行溝通。如果你對對方的工作內容不了解,就很難進行有效的交流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然而,另一方面,是否真的需要對所有領域都有深入的了解呢?要求一個人精通所有專業知識確實是非常有挑戰性的,尤其是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。一個人根本無法掌握所有細節。因此,我覺得我們應該了解各個部門的構成、工作流程,以及可能面臨的困難。
舉個例子,當我和燈光設計師合作時,我需要知道他需要多少時間來構思燈光設計,還有多少時間才能提供燈光圖。他需要多少燈具、這個製作需要多少額外租賃費用,我都要理解,而不是單純地說我沒錢或沒時間,這樣就無法達成合作。當然,我們的劇場也有自己的限制,每個製作部門都有其約束,但如果你了解對方的需求,溝通就會變得容易得多。因為製作經理需要負責製作的預算,所以只有當我們了解對方的工作內容時,才能合理安排資金和人力,以幫助完成整個項目。
吸點:如果我今天是舞台的設計師,例如要下雪,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下雪,我該如何做才能實現這個效果?
龜:如果想製作下雪的效果,首先需要考慮高度是否足夠,因為下雪需要一定的高度。此外,我還要了解舞台的結構,以確定是使用雪袋還是雪機。接著,我會詢問導演對雪的狀態的期望。例如,使用雪機時,雪可能看起來像泡沫,但如果想要更大的雪片,可能需要用白色的紙。
我還需要了解下雪的時間和節奏。例如,如果計劃在某個高潮時刻下雪,那就不能使用泡沫,因為地面會變得非常滑。此外,我要確認雪的來源,是否希望整個舞台都下雪,還是只在特定區域下。這些決定可能會影響其他部門的工作,例如紙張可能會落到燈光上,而燈光又會產生熱量,因此要注意安全問題。雖然我們常說要防火,但沒有材料能完全防火,只能減少助燃性,因此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風險。
吸點: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工作?入行多少年?平均一年的工作量?
龜:我大約從2000年開始從事這個行業,至今已經快二十年了。現在我主要擔任製作經理(PM)的工作。PM的角色與舞台監督(SM)相似,主要負責從設計階段開始孵化和推動製作。我會協助各個部門,幫助他們解決彼此之間的問題以及自身的挑戰。雖然許多問題他們通常能自己解決,但PM需要協調各部門的工作。
作為製作經理,我的主要任務是分配時間、安排製作日程、協調和分配人力資源,以及管理預算。我一年大約會參與三十個大大小小的製作項目。
吸點:你能分享你近期遇過最困難、壓力比較大或挑戰較大的活動嗎?
龜:近年來,最具挑戰性的活動應該是大巡遊。這是一項時間緊迫、參與者眾多的活動,主要在街上進行。除了開幕和閉幕演出有彩排外,整個遊行過程幾乎沒有彩排。從大三巴到西環廣場的這條路線非常長,涉及多個交通幹道,因此幾乎不可能進行全面的彩排。
在規劃過程中,我們需要與多個部門協調,包括製作團隊和政府各部門。我的角色是在這樣複雜的人際環境中進行協調。通常在活動當天,才會知道之前的規劃是否可行。如果發現不可行,我們會進行一些調整,但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,調整的空間非常有限。因此,我們只能希望明年能夠做得更好。

吸點:你覺得做後台管理有哪些必要的能力?
龜:從事這個行業需要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和勇於承擔的精神,因為工作時間非常長。例如,當進入舞台時,工作通常從早上九點持續到晚上十一點,製作規模越大,工作時間越會延長。
其次,在這個行業中,對工作的熱愛非常重要。辛苦的工作和缺乏觀眾掌聲的情況會使人感到孤獨和疲憊。由於工作人員通常在舞台後方,無法直接感受到觀眾的反饋,因此需要認清自己的價值。
第三,工作人員需要具備很強的決策能力,因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斷做出各種大小決策,而這些決策可能會直接影響製作的流程和質量。因此,良好的抗壓能力和勇於做出決定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。
吸點:你覺得這個行業環境如何?
龜:我們的行業相對較新,且澳門的市場並不大,觀眾人數有限。因此,無論製作規模大小,每個項目至少需要十幾到接近二十個人在幕後工作。這導致我們的薪酬水平並不高,收入往往與付出不成正比,與其他行業相比可能有一定差距。而且,我們的工作時間通常較長,這正是從事此行業的辛苦之處。
然而,這份工作也有其獨特的優勢。我們不會從事重複的工作,每個製作都各不相同,參與其中讓我們感受到團隊合作的成就感。每一個製作都是獨特的,我們一起完成一件事情,並且都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努力。因此,雖然生活品質未必比其他行業好,但在心靈上的成長和自信心的提升,我絕對相信是超過其他行業的。

吸點:你覺得自己可以歸類為藝術工作者或藝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嗎?
龜: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行業,因為我被歸類為表演藝術領域的管理和技術人員。不論如何,我都是在表演藝術的範疇內工作,因此我一直認為自己是這個行業的一份子。我們的溝通對象全都是表演者、藝術家或設計師。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,就很難與他們進行有效的交流。
與表演藝術的工作相比,技術人員的思考方式和技能有著明顯的差異,因此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彼此。我從未懷疑過自己不屬於這個行業,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不被認同為表演藝術的一部分。
吸點:你覺得以前和現在澳門的表演市場有什麼分別?
龜:我自己覺得自己的看法是樂觀的。雖然偶爾會感到一些痛苦,但這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在轉型,或者不再與熟悉的人在同一個場地上長期合作。我之所以樂觀,是因為過去人們對我們的工作缺乏了解,不知道我們的價值。然而現在,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,因此至少我們會獲得尊重和被看見。在這兩個條件下,我們的處境不會太差,只是可能不再是過去五年的夥伴關係。或許在不同的場地,大家會與不同的人合作,進行不同的表演,甚至有人會選擇進行個人創作。我覺得這一切只是正常的變化。我們經歷了從業餘到專業的轉變,而現在又在向一個產業轉型。這是一個過渡過程,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優勝劣汰的情況,新的面孔會加入,也會有一些舊的人離開。
有些人覺得我們與觀眾的距離越來越遠,或者我們在培養觀眾方面做得不夠。有人認為我們所製作的演出不再受歡迎,但我想反問,為什麼一些觀眾不喜歡呢?是否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去培養他們?我們在不斷進步,但觀眾並沒有隨之進步。這就像拍攝影片介紹每一個貼文,目的是為了讓大眾了解這個行業。我們認為自己做得很好,但如果沒有讓周遭的人認知我們的努力,那其實是無用的。觀眾需要看到我們的付出,並且喜歡我們的作品,這樣才能真正留住他們。
在我看來,表演和商業之間是一個選擇:你想成為商業表演的一部分,還是保持自己的創作風格,同時讓觀眾對你產生興趣?
*內文 (__) 為相關註解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