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人物介紹 | 音樂的魔法師 - 莫里斯·拉威爾

  • 6月4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

在法國音樂的璀璨星空中,莫里斯·拉威爾(Maurice Ravel)猶如一顆耀眼的星辰,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精湛的創作技藝,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了無盡的瑰寶。


拉威爾於 1875 年 3 月 7 日出生在法國的西布勒。他的父親是一位工程師,母親則有著西班牙血統,這種多元的文化背景為他日後的音樂創作埋下了豐富的種子。拉威爾自幼展現出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和非凡天賦,7 歲開始學習鋼琴,14 歲便進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,師從多位傑出的音樂家,如福萊等。在音樂學院的學習生涯中,他受到了嚴格的音樂訓練,系統地掌握了作曲、和聲、對位等專業技能,為他日後成為一代音樂大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
拉威爾的音樂風格獨具匠心,融合了多種元素。他深受印象派音樂的影響,與德布西並稱為印象派音樂的雙子星。然而,他的音樂又與德布西有著明顯的差異。如果說德布西的音樂如同一幅朦朧的水墨畫,那麼拉威爾的音樂則更像是一幅色彩斑斕、精緻細膩的油畫。他善於運用豐富的和聲、獨特的音色和精妙的節奏來營造出奇幻而迷人的音樂意境。在和聲方面,拉威爾大膽創新,突破了傳統和聲的束縛,運用了大量的非三度疊置和弦、全音音階等,使音樂的色彩更加豐富多變。他的作品中常常充滿了異國情調,這與他母親的西班牙血統以及他對東方文化的熱愛密切相關。例如,在他的鋼琴組曲《鏡》中,第二首《受騙的鳥》就運用了西班牙民間音樂元素,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迷離的氛圍;而在《夜之幽靈》中,他又巧妙地融入了東方音樂的神秘色彩,展現出他對不同文化的獨特理解和融合能力。





拉威爾的創作體裁廣泛,涵蓋了交響樂、室內樂、鋼琴獨奏、歌劇等多個領域。他的交響樂作品《波萊羅》是音樂史上的經典。這部作品以一個簡單而富有節奏感的主題為基礎,透過不斷重複和漸強的處理,營造出一種緊張而熱烈的氛圍,展現了拉威爾在節奏和配器方面的高超技藝。全曲的配器豐富多彩,從木管樂器的輕柔吹奏到銅管樂器的強烈衝擊,再到打擊樂器的有力敲擊,各種樂器相互交織,形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音樂畫卷。他的鋼琴作品同樣令人稱道,《水之嬉戲》以靈動的音符和細膩的觸鍵,生動地描繪出水的靈動與變幻,彷彿讓聽眾看到了水波蕩漾、水花飛濺的場景,充分展現了拉威爾在鋼琴音樂創作上的高超技藝。在室內樂方面,他的《F 大調弦樂四重奏》結構嚴謹,旋律優美,和聲豐富,展現了他對室內樂形式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創作技巧。


拉威爾的音樂創作生涯並非一帆風順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他曾應徵入伍,戰爭的殘酷讓他深受觸動,也影響了他的音樂創作。戰後,他的身體狀況逐漸惡化,但即便如此,他依然堅持創作,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。 1937 年 12 月 28 日,拉威爾因病逝世,但他的音樂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。


拉威爾的音樂如同一場奇妙的夢境,充滿了奇幻、精緻與情感的交融。他以獨特的音樂語言和精湛的創作技藝,為世界音樂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們廣泛演奏和傳頌,激勵著無數後來的音樂創作者們繼續探索音樂的無限可能。



喬治·格甚溫在紐約市的一次聚會上遇到了莫里斯·拉威爾,時間是1928年3月7日,由女中音歌唱家伊娃·高提埃主持,慶祝拉威爾的五三歲生日。
喬治·格甚溫在紐約市的一次聚會上遇到了莫里斯·拉威爾,時間是1928年3月7日,由女中音歌唱家伊娃·高提埃主持,慶祝拉威爾的五三歲生日。


《G大調鋼琴協奏曲》

拉威爾在創作《G大調鋼琴協奏曲》時,正值 20 世紀 30 年代初。當時,爵士樂作為一種新興的音樂形式,從美國傳入歐洲,並迅速在音樂界掀起了一股熱潮。拉威爾對爵士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他被其獨特的節奏、和聲以及即興演奏的魅力所吸引,並決定將爵士樂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古典音樂創作中。這首協奏曲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,它不僅是拉威爾對爵士樂的大膽嘗試,也是他對傳統協奏曲形式的創新探索。


作品特點:

風格融合:拉威爾巧妙地將爵士樂的節奏、和聲與古典音樂的形式結合。第一樂章的切分音和搖擺節奏,以及第二樂章中爵士和聲的運用,都為傳統協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鋼琴技巧:這首協奏曲對鋼琴演奏技巧要求極高,既有快速的音階和琶音,也有細膩的抒情旋律,充分展現了鋼琴的多樣性和表現力。

配器精妙:拉威爾的配器色彩豐富,樂團與鋼琴的互動充滿戲劇性,木管樂器的輕盈與銅管樂器的強烈衝擊相互交織,營造出獨特的音樂氛圍。


樂章介紹:

第一樂章:以輕快的節奏開場,鋼琴與樂團的對話充滿活力,展現了爵士樂的靈動與古典音樂的嚴謹。

第二樂章:旋律悠揚、舒緩,充滿詩意與浪漫色彩,是整部作品中最抒情的部分。

第三樂章:節奏歡快熱烈,融合了多種爵士樂節奏型,鋼琴技巧達到巔峰,以一種歡快的氛圍結束全曲。


藝術價值:

拉威爾的《G大調鋼琴協奏曲》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。它不僅展現了拉威爾在音樂創作上的大膽創新與卓越才華,更是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完美融合的典範。這部作品的問世,為 20 世紀音樂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,也為後來的作曲家們提供了寶貴的創作經驗和啟示。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